○吳美蘭 孫月瑩
物質豐盈的時代,“悅己”成為一面鏡子,映照出人們對幸福的多元追求。有人沉醉于故宮文創的雅致,有人癡迷電競世界的酣暢,亦有人為一場話劇傾囊相待。然而,當“悅己”型消費占據60%的購物車,我們不禁反思:消費主義的狂歡是否能填補內心的空洞?真正的“悅己”,或許不在于外物的堆砌,而在于精神的豐盈和內心的從容。
商家以“愛自己”為名,將悅己與消費捆綁,催生出一場購物狂歡。限量版口紅、新款游戲設備、網紅打卡體驗……人們用支付密碼兌換即時快感,卻在簽收快遞后陷入更深的空虛,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所言:“揮霍帶來的快樂轉瞬即逝,真正的幸福源于內心的平靜?!狈制诟犊畹南葳迩∈俏镉蛎浀拇鷥r——人們以自由為抵押,換來的確是焦慮的枷鎖。當悅己淪為一場追逐符號的競賽,心靈便成了被物欲填滿的倉庫,看似琳瑯滿目,實則雜亂無章。
真正的悅己,應是一場向內的修行。王維隱居輞川,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泊悅己;蘇軾貶謫黃州,以“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豁達悅己。他們的快樂不依靠外物,而是源于對生命的深刻體悟。今日亦有凡人傳奇:敦煌守護者樊錦詩將青春獻給莫高窟,在黃沙中找到了畢生所愛;殘障作家史鐵生用筆尖對抗命運,于地壇的沉寂中書寫生命的壯美。這告訴我們,悅己的至高境界,是將自我價值融入熱愛的事業中,在創造與奉獻中實現精神的永恒價值。
悅己并非禁欲苦行,而是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薄兜赖陆洝酚醒浴爸悴蝗?,知止不殆?!惫蕦m文創的雅致、書籍里的智慧、話劇里的哲思,若以理性取舍,亦可成為滋養心靈的甘露。真正的悅己者,既能享受現代文明的饋贈,亦能守住心靈的澄明,在節制中抵達自由。
悅己的本質,是對生命意義的主動探尋。莊子云:“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物欲終有邊界,而精神的疆域廣闊無垠。最好的悅己,是放下對“占有”的執念,以閱讀拓寬思想的維度,以藝術陶冶性情,方能修得一顆從容飽滿的心。在物欲橫流的時代,筑起一座不受外物所役的宮殿,讓生命如蓮,清靜自足,次第花開。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歲月里的星辰
下一篇:
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改革的雙向探索
聽松知道無足輕重百花面前少了自己絕不會讓春天缺了絲毫的精彩傾情綻放只為表達內心的欣喜貼近泥土開出大地的姿態滿山滿坡用...
○劉念《偷影子的人》講述了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能“偷別人的影子”,從而能知道他人心...
當你真正的了解、融入孤獨,或許你會發現,孤獨,也是一種美德,或許你會明白,在哲學思辨的角度,當你了解、尊重了孤獨,那...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做到不與他人攀比,而是用內心的標尺衡量自身的進步,不斷肯定自己,不卑...
因為我知道,只有通過讀書,我才能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季節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與美好。
“孩子在很多時候,都表現得很脆弱,害怕操作性,害怕被批評,該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內心變得強大?
如此,市民內心崇高感的提升與外部環境的改變實現良性互動,城市自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股獨特的文明氣質。
? ?近日,年代大劇《人世間》火熱出圈。
■雷雨欣(溫泉)佛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行走于世,稍作停留,擷一縷芬芳,持一壺清酒,再昂首起航,...
■徐建英(通山)生活在農村,總有干不完的農活。